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了GB/T 10781.7—2025《白酒質量要求 第7部分:特香型白酒》國家標準(以下簡稱“特香新國標”)。據悉,特香新國標的制定歷時四年,由四特酒有限責任公司牽頭、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共同參與起草。該標準將于12月1日正式實施,取代原有的GB/T 20823—2017《特香型白酒》國家標準。
特香新國標之所以備受關注,核心體現在兩大創新突破:
首先,這是特香型國家標準首次建立“圍繞面向消費端的產品標準表達體系”。通過科學定義特香型白酒的感官特征、理化指標和工藝規范,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加直觀、透明的品質參照,體現了在信息平權與個性化消費趨勢下的酒業發展方向。
其次,特香新國標也展現了四特酒前瞻性的戰略布局——以標準升級應對行業內外雙重變革,不僅鞏固了品類話語權、強化了品質價值,更推動了白酒行業從“經驗壟斷”向“透明共創”的高質量轉型。
1.破局新周期:標準戰略重構的多重價值
縱覽酒業近35年周期變化規律,名酒研究所(ID:MJYJS2024)曾指出:白酒產業這輪調整的目標不是產銷平衡,而是價值平衡。這就意味著,酒業的市場競爭已經邁向了新的高度——既要向內深挖品質與品類價值,增強核心競爭力;也要向外創新表達,增強消費者認知。
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特香新國標的升級具有多重價值:
①從行業角度來看,特香新國標將在凸顯個性化的基礎上推動品類標準化的發展,使產區的價值得以彰顯。
除了充分調研特香型白酒生產工藝現狀、系統總結特香型白酒的典型工藝特征之外,特香新國標在生產環節增加了全過程的控制要求,在感官及理化要求中則以更加符合香型特色的指標變化規律作為評判(刪除按酒精度分類等理化指標,增加了總酸、總酯、己酸乙酯/乙酸乙酯的理化指標)。
這些科學化的生產和評判標準,將從源頭確保產品的高品質,不僅強化了品類特色的認知與表達,還將助推品類的標準化以及穩定發展。其中,明確以紅褚條石來建造窖池等規定,進一步凸顯了產區的價值。
②從消費者角度來看,特香新國標以“對消費者友好+品質科學化表達”為核心,滿足了消費者對透明化、個性化產品的需求,有助于提升市場認可度。
據了解,特香新國標的突破性創新之一就是感官評價體系的革新,構建起了“以消費者為導向的可視化表達體系”,不僅為消費者提供了通俗易懂、易于感知的具體香氣描述詞,還通過圖標直觀呈現出不同等級產品的評定標準。
據新華網報道,對于特香新國標的優化與創新,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黨委書記、總經理郭新光肯定道:“新國標的發布標志著特香型白酒邁入了更加健康、有序、繁榮的新階段,不僅為提高產品質量與管理水平提供了科學的技術規范,還為進一步提升消費者對特香型白酒的品質認知給出了示例,讓消費者得以享受到更高品質、更透明化的產品,有助于特香型白酒這一品類的全國化推廣”。
此外,特香新國標也積極響應了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對于特香酒的發展期待,即持續凝練特香型特征、打造與消費者互通的語境,從而與消費者建立起共鳴和連接。
③從企業層面來看,特香新國標的升級將與四特酒的發展相互賦能。
對于特香型國標而言,四特酒的技術是優化的依據;對于四特酒而言,標準的升級有助于企業強化品類話語權、提高技術門檻。這種“以標準賦能品牌、以技術支撐品質”的前瞻性布局,可以讓四特酒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對抗頭部品牌的同質化競爭。
對此,四特酒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陳彥龍表示:四特酒將借勢新國標,加速工藝科技化轉型、鞏固特香型品類話語權、強化產區與技術的差異化并推動產品結構的高端化。
2.品類進化論:從標準迭代到品質護城河
從歷史發展來看,白酒的競爭很大程度上是香型的競爭。在行業TOP20企業中,50%的企業都是某香型品類的開創者。
然而,對于四特酒而言,這條開創之路卻走得并不容易。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四特酒就以年產萬噸優質白酒而雄踞江西榜首,產品廣銷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并多次奪得地方重獎。然而,由于香型定位不明,四特酒卻未能在國家評比中取得應得的成績。為此,四特酒開始組織人員、研究方案、投入資金,加快香型探尋之路。
在此期間,圍繞四特酒的香型特點,行業的專家、學者展開了多方討論。
1988年,在政府相關單位及四特酒的邀請下,包括全國著名白酒專家周恒剛、沈怡方在內的白酒專家團進駐四特酒廠,經深入考察論證后,專家團在“四特酒風格研討會”上確認四特的香型為“特型”,并總結了該香型的風格——整粒大米為原料,大曲面麩加酒糟,紅褚條石壘酒窖,三型俱備猶不靠。
而從香型確立到標準出臺,四特酒又為之努力了十年。1997年,四特酒香型(特香型)被正式認定為全國五大白酒香型之一,成功制定了特香型白酒行業標準。
次年,32歲的廖昶出任四特酒副總經理,并于四年后任江西四特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在他的帶領下,四特酒又不斷推動標準的升級與優化——2007年,GB/T 20823-2007《特香型白酒》國家標準正式發布;2017年,GB/T20823-2017《特香型白酒》國家標準出爐,用總酸和總酯的總和指標替代了總酸及總酯的單個指標,在行業內創造性地解決了低度酒水解后造的成總酯降低問題;2025年,特香國標再升級,創新地建立了“圍繞面向消費端的產品標準表達體系”,推動標準向“對消費者友好”轉型。
從發展視角來看,伴隨著特香型的確立與標準的完善,四特酒的品類話語權與行業影響力不斷提升。而每一次國標升級,不僅是技術參數的優化,更是對消費趨勢的回應。這種“科學嚴謹”與“市場共鳴”,不斷為四特酒的市場發展提供著正能量。
1997年,特香型被正式認定為全國五大白酒香型之一后,四特酒砍掉數十個冗余產品,戰略聚焦中高端市場,順應了市場消費趨勢,步入了快速增長的軌道;
2007年,國家標準的出臺助推了“四特東方韻”系列的誕生,讓四特酒的產品矩陣更契合當時政商務升級的需求,從而將企業推向高峰;
時至今日,隨著特香新國標的確立,四特酒又呈現出了逆勢擴張的強勁勢頭,傳遞出以標準引領高質量轉型的明確信號。這種“技術硬實力+表達軟實力”的雙重賦能,將推動四特酒品質價值的進一步顯性化,為其市場發展賦能。
江西省酒類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闕英才表示,此次特香新國標的發布為四特酒從區域龍頭向全國名酒跨越提供歷史機遇?!皹藴适瞧焚|的憲法,更是市場的通行證?!痹谒磥?,“尤其在當前白酒消費向‘喝少喝好’轉變的趨勢下,特香型白酒憑借獨特風味和標準化品質表達,有望在次高端及以上市場開辟增量空間?!?/span>
3.技術解碼:產研硬實力支撐標準話語權
那么,從香型確立到標準迭代的近四十年間,是什么支撐著四特酒的不斷精進
名酒研究所(ID:MJYJS2024)認為,核心答案可以總結為:以產研硬實力支撐標準話語權,進而不斷強化品類的生命力。在這個過程中,四特酒也在不斷打造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在產能方面,四特酒旗下目前擁有承延園、祚延園、閣山釀造基地三大廠區,基酒年產能達6萬噸,儲能規模約11萬噸。橫向對比行業TOP20的產能,四特酒的產儲能規模位居前十,這為四特酒持續穩定輸出高品質產品奠定了基礎。
在科研方面,四特酒不僅擁有通過CNAS權威認可的檢測中心實驗室,還配備了專門用于研究、傳承四特酒釀制技藝的實驗車間,更擁有國內有效專利85項(其中發明專利11項,實用新型專利8項,外觀設計專利66項)。
強大的科研實力,為四特酒的技藝優化和品質提升持續地注入著動能。譬如特香型白酒大曲微生物和酶系數據庫,為釀造提供了科學依據和數據支持;而在“酒體舒適度內部體驗計劃”之下建立的24小時體感監測數據庫,則為品質提升提供了科學的數據模型支撐……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產研實力的積累,離不開四特酒核心領導班子居安思危的前瞻性布局。
很早之前,廖昶就為四特酒規劃了以現代科技推動企業進步的現代化轉型之路。上個周期調整前夕,他又敏銳地捕捉到了消費者對于品質的更高要求,意識到了產能擴張的重要性。2012年,廖昶提出要將質量要素放在優先和主導地位,并于2013年帶領四特啟動了生態釀造體系改造。
從結果來看,特香新國標的升級發布,印證了四特酒多年來致力于產、研的成果,也讓特香型白酒的品質護城河愈發牢固。未來,隨著白酒行業向著透明化、科學化的加速轉型,深度融合技術革新與消費洞察的四特酒,將有望在這場“價值平衡”的變革中贏得先機。
地址: 江西省樟樹市藥都北大道11號 聯系電話: 400-1117-999
Copyright ? 2009-2013 四特酒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贛公網安備36098202000123 贛ICP備05003994號-1